课程 模块 | 考试知识点 | 考试要求 |
绪论 | 鱼类与鱼类学定义,鱼类学的研究范围与目的,鱼类的起源与演化,现存鱼类的分类纲要。 | 理解鱼和鱼类的概念,鱼类知识的重要性;了解鱼类的特点、鱼类学的研究对象、方法。 |
鱼类形态结构与器官系统生理 | 1.外部形态(鱼体外部分区,体轴与体形,头部器官,鳍。) | 认识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外部分区,了解 可量性状的度量方法和鳍式的书写规则。 |
1.皮肤及其衍生物(皮肤的基本构造和机能,皮肤衍生物,色素细胞与体色,鳞片。) | 了解鱼类皮肤的基本构造和机能,了解 鳞片的构造和发生,了解鱼类鳞式的 书写规则及其表示的意义。 |
2.骨胳系统(骨骼的分类,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骨骼构造及区别,颌的悬系方式。) | 了解鱼类骨骼的分类标准及其演化。 |
3.肌肉系统(肌肉的种类与骨骼肌模式结构,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的构造,骨骼肌生理,发电器官。) | 理解鱼类肌肉的类别与功能,了解肌肉的基本构造。理解骨骼肌的兴奋—收缩耦联。 |
4.消化系统(消化道与消化腺,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的齿、分布、形状,硬骨鱼类鳃耙类型和数目,鱼类消化生理。) | 理解口咽腔、齿、幽门垂和咽上器官等概念,了解鳃耙在鱼类分类上的应用和消化腺的机能,了解鳃耙数目的计数方法。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和机理。 |
5.呼吸系统(鳃的构造,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鳃的区别,鱼类鳃呼吸运动过程,辅助呼吸器官,鳔的形态构造和功能。) | 了解鳃的构造、硬骨鱼类的鳃与软骨鱼类的鳃的区别,了解鱼类鳃呼吸运动的过程,理解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。 了解鱼类耗氧及其影响因素。 |
6.循环系统(循环系统的组成、功能、特点,板鳃类与硬骨类血管系统的区别,鱼类血液循环路径,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,血细胞生理,心脏与血管生理。) | 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,理解血液循环的路径,比较板鳃亚纲血管系与真骨鱼类的区别和联系。了解血液的理化特性,了解血细胞的生理机能,了解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。 |
7.神经系统(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,脑的基本构造与生理机能,脊髓的构造与功能,反射中枢,神经传导路径,外周神经系与内脏神经系,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与感觉机能。) | 掌握脑的基本构造,了解软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嗅脑、小脑和延脑的功能和起源,了解脊髓的构造和功能,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与感觉机能。 |
8.感觉器官(皮肤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、种类和功能,听觉器官的构造与功能,视觉器官的构造与功能,化学感受器。3学时) | 理解皮肤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、种类和功能,了解侧线器官的构造及其与鱼类生活环境的相适应性。 |
9.内分泌器官(脑垂体的构造和机能,甲状腺的构造和机能,鱼类其它激素的作用和功能。) | 了解鱼类激素的作用和功能,了解脑垂体、肾上腺、胰岛的构造和功能。了解鱼类其它激素的作用和功能。 |
鱼类分类学 | 1.我国鱼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划分(鱼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划分的概念,我国淡水鱼类的地理分布与区系划分。) | 理解鱼类的地理分布及区系划分的概念,了解我国淡水鱼类的地理分布与区系划分。 |
2.鱼类分类的概念和方法(鱼类分类的基本单位,分类阶元和命名法,种、属、科的概念,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,鱼类分类研究的步骤和方法。) | 掌握鱼类分类阶元和命名法,理解种、属、科的概念,了解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,了解鱼类分类研究的步骤和方法。 |
3.无颌类(无颌类的目、科、属、种,七鳃鳗目和盲鳗目的主要特征和区别。) | 了解七鳃鳗目和盲鳗目的主要特征和区别、生活环境和分布。 |
4.软骨鱼纲(软骨鱼纲特征与分类,全头亚纲特征,板鳃亚纲特征与分类。) | 了解软骨鱼纲在世界范围内的现存总数,在中国的现存总数,软骨鱼类的分布,软骨鱼类的主要特征,侧孔总目和下孔总目的构造特征。 |
5.硬骨鱼纲(硬骨鱼纲特征及其2个亚纲,内鼻孔(肉鳍)亚纲特征及其2个总目的特征和分类,辐鳍亚纲的特征及其8个总目的特征和分类。) | 了解各目科的形态特征和分类,了解各科的分类检索方法,能够运用检索表鉴定常见的鱼类。 |
鱼类生物学 | 1.鱼类的年龄与生长(鱼类的生活史发育期和寿命,鱼类的年龄鉴定,鳞片等硬组织鉴定年龄的方法,鱼类的生长。) | 理解鱼类的生活史和发育期和寿命,了解鱼类的年龄鉴定及依靠鳞片等硬组织鉴定年龄的方法,掌握鱼类的生长的基本特征,了解鱼类生长的一般测定指标和方法。 |
2.摄食与营养(鱼类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功能形态学,食物组成的定性分析,食物的定量分析—充塞度和充塞指数。) | 了解鱼类的营养阶段、营养类型和食性, 熟悉食物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 |
3.鱼类的繁殖生物学(两性系统,产卵群体与繁殖,鱼类早期发育。) | 掌握繁殖、繁殖策略、性别和性征、性转换和雌雄同体概念,熟悉性腺发育过程,了解产卵群体的含义与繁殖特征,了解鱼类的早期发育。 |
4.鱼类与环境的关系(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,鱼类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,鱼类的洄游,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再生的影响。) | 了解鱼类与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,了解鱼类洄游的起因、目的、洄游鱼类的类型,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再生的影响。 |